第一个大部分  文化学习的介绍
一,需要帮助创造一个融合的社会文化,例如台湾的教育支持,融合教育,尊重每一个孩子特质,创造接纳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需要和孩子建立关系,也要帮助他跟其他人建立关系。让他快乐,让他觉得安全,让他喜欢跟人亲近,这样他才能学到东西。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呢?
以下4件事情能帮助和孩子建立关系
1)三种布施
财布施——对他说好话,说他爱听的,给他爱吃的。
法布施——对于孩子的问题行为,教会他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不能玩玩具孩子就会在地上哭闹,那么要教会他别的方法,“妈妈,我可以再玩一下吗?”。教他跟别人互动,跟别人玩。给他方法。
无畏布施——要给他安全感信任感,别让他害怕和恐惧,例如,在小区里,别逼着他去跟小朋友玩,让他先观察,再决定要不要他去靠近小朋友,不要强迫孩子。再例如,如果妈妈去上班不告诉他,悄悄走以防止他哭闹,反而会给他很不安全的感觉,他觉得妈妈随时都会消失。

2)做事情要对孩子有利,并让孩子感受到对她有利!
例如让他做感觉统和训练,一次500下,你想让他有提高,但是也许他会觉得你在对他不利,那么他就不愿意做。我们要为他好,也要努力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为她好。让训练活动尽可能游戏化,生活化,让孩子愉快,才能让孩子接受和喜欢。对孩子最好的干预方式,就是不断地跟他玩,跟他游戏。就算是很无聊的游戏,还是要跟他玩得很开心,玩三个小时,甚至五个小时。

3)要跟孩子长期相处,才能够影响到他。根据美国的研究,干预要有效果,一个星期要25个小时以上,一天4小时以上。杨教授的经验,每天5个小时,7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以上的干预。孩子必须要依附于一个成年人才利于学习,父母要尽可能的抽出时间来跟孩子相处。

4)要说孩子爱听的话,要理解他的想法,然后转变他的想法,尤其是很多负面的想法。尊重孩子,随顺而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原则。这一点非常重要。忠言逆耳,因此能听进去的都是圣贤,而孩子显然不是,所以他们不接受是很正常的。
例子:
孩子:妈妈, 我可以吃巧克力吗?
回答A:不可以,饭后才可以吃。
回答 B:可以,但要饭后才可以吃。
孩子一般不能接受第一个回答,而可以接受第二个回答。这就是用孩子爱听的话来转变他的想法。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让孩子胡作非为。关于随顺而转,我们的目的并不是顺着他,而是要最终转化他。这一点很难,需要很高的智慧。顺着孩子并最终转化他,是最重要的教育原则。如果不做转变,那么就不是教育。

三: 发展文化学习能力。
孩子要理解我们的想法和行为,例如见人要打招呼,有人帮忙要说谢谢。但是这么简单的行为,我们的孩子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这是一种文化(或是社会规则),让孩子能够学习这种文化。
1)首先要让孩子对人有兴趣。
而我们的孩子往往对电风扇,数字和汽车更有兴趣,对人没有兴趣的孩子很难从人的身上学习。如何让孩子对人有兴趣?这是很难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能够发展起来,也就成功了一半。普通的孩子进入陌生的房间,首先是看人,去观察人。这是一种社会性注意力,这种注意力几乎是不会中断的,即便在看书和玩游戏,这些孩子还能持续注意周围的人。我们的孩子很难有这种社会性注意。我们的孩子具有认知性的注意力,可以玩一个玩具很久,看书看很久。但是在社会性注意力上不能一直持续。

2)第二步,要让他了解手势、动作、表情及语言的意图是什么。
很多能力很好的孩子,即便口语能力很好,但是在非口语部分的理解上还是会有问题。这种困难源于孩子从小对人的兴趣不够高,观察人的时间很少。而家长没有去弥补这一部分的缺失,或者即便做了,也做得不够。一个能力要能够维持,需要我们常常去使用,我们的孩子用得不够多,所以能力不高,并且容易失去。一般的孩子除了吃饭睡觉都在玩,到三岁的时候已经玩了有1万个小时。如果我们跟孩子玩的时间没有这么长,我们的孩子如何能够跟上普通的孩子呢?
我们的孩子不能理解语言背后的想法,其实是没有学习一个文化的能力。我们只有长期的身处一个文化,学习这个文化,才能习得文化语境里的语言意义。例如,一个老外即便精熟中文,但是也未必理解母老虎是什么意思。我们即便去美国学了几年,英文也不可能比得上美国人。我们的孩子不只要学会口语,还要学会背后的文化思考。文化思考才是我们最终的重点。教会口语是很好,能够让孩子学会沟通,情绪也能够稳定下来。但是孩子要需要学会解读语言,动作和表情背后的想法。例如要能够分清赞赏的笑,嘲笑的不同。
例:  一个高功能的,数理能力超强的孩子,在高中课堂上,老师对他说,滚出去,孩子真的会用从地上滚的方式出教室。就是说即便是很高功能的自闭孩子,也依然难以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因此这一点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可以用旁白去给孩子解释周围人的感觉和想法。例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周围的人会做出觉得太吵的表情动作,要教会孩子去认知这些意义。

3)通过影片观摩和讨论来说明模仿,分享式注意等核心的ZB障碍
开始的几条视频基本上就是对人的情绪的解读和讨论。正确解读他人的表情、动作才是我们的孩子要学习的重点。这是我们孩子最困难的部分,我们在这个部分介入得再多都不会多,现实是我们在这部分的介入很少,甚至于没有。此外,我们的孩子叙述能力和说故事的能力不好,不是要背故事书中的故事,而是能讲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这来自于孩子的日常观察能力。
然后通过影片对比一个小学二年级的自闭症孩子和一个6个月婴儿与成年人的互动。从影片看出来,自闭症孩子很少会向人求助,没有这样的动机。如果孩子不能产生这样的动机,就很难在社会上生活,因为很多社会互动是互惠性的,具有社会利他性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孩子去求助,同时也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去帮助别人,如果都让其他人来帮助和迁就他,就很难建立长期的互惠关系。例如,最简单的一种对他人的帮助就是展现笑容,别人会得到乐观的情绪,从而愿意与你交往。而我们的孩子笑得不多。
孩子坚持自己动手去做事情对认知能力发展比较好。孩子在玩东西时家长不要轻易打扰,只有在孩子有情绪或是主动求助时,家长才出手协助,让孩子多思考多尝试。

影片继续,可以看出六个月的婴儿就能很好的关注人,用眼神与人交流。而自闭的孩子则更多的关注手中的摇铃。六个月以内的孩子只能单独关注人或者物品,无法做到同时关注。一般而言是优先关注人,再关注物品。六个月以后可以做到同时关注人和物,发展出共同关注。这一阶段的能力也就是分享式注意力,我们的孩子没有发展出来,没有优先关注人,也很少共同关注,这是非常困难的一点。我们的孩子没有自发的社会性趋向,很少去观察人的行为,听人说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兴趣有限,重复刻板,是因为他们没有发展出社会性注意,难以从对人的观察和互动中学到东西,发展广泛的兴趣。这部分能力的缺失是很少被注意和专门训练的。评估孩子是否走出自闭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她在没有任何互动和提示的情况下能否主动的去观察和注意他人。

影片继续展示15个月大的孩子如何发展分享式注意。如果孩子在发展口语之前,没有指的动作,没有吸引人来注意自己,就很难顺利发展口语。ZB孩子到两三岁还很少有主动指认的能力,这个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教。我们的孩子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他们很少用。通常他们使用的是第一种指认,指出想要什么东西,这是工具性的指认。第二种就是分享式的指认,想把东西呈现给大人。这部分是我们的孩子最难的。注意力的分享,物品的分享,情绪和经验的分享,这些分享从难到易,都需要教。

影片继续展示指认,一个正常的孩子跟随自己的妈妈,妈妈指向哪里,孩子就会看哪里。这里有两类的主动性回应,第一是孩子看到,指给大人看。第二是大人指给孩子,孩子会跟随,做出看的回应。两种主动性都很重要,都需要教。如果孩子没有经过手势动作和表情的交流阶段,直接开始有口语,这不是好事情。如果孩子直接开始蹦一句话,更不是好事情。这表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好,即便有表达能力,也没有用。因此手势动作和表情的解读,非常重要。

影片继续展示孩子与成年人的情绪互动和情感分享。自闭孩子对人没有情感,源于他们对人没兴趣。对人的情感分为很多层次,第一个是对主要照顾者的情感,第二是对主要照顾者以外的人的情感。第二点对于ZB孩子比较困难。

以上视频是了解自闭孩子在文化学习上的困难。
文化学习是从人身上学习的一种能力。怎样开展文化学习?
第一是社会性趋向能力,能主动趋向别人、接近别人,注意别人。
第二是主动模仿他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正常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展现出主动模仿的能力了。在幼儿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自由游戏的时候,小孩子都会自发的模仿对方。影片展示了两个孩子互动时的自发模仿行为,弟弟无时不刻不在模仿哥哥。正常的孩子在一个小时里面大约有四十分钟都在模仿。不仅仅是模仿动作,也模仿声音。因此他们学习很快,他们通过观察,自发性模仿,就自然学会了。而我们的孩子只有教了才会,不教就不会。(因为他们不观察不模仿,所以学不会)普通孩子还会先引起他人的注意,再发起沟通。而我们的孩子往往不会。在我们教孩子的时候,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文化学习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最基本的模仿学习;第二种是教学学习,老师教学生回应;第三种是高级的,合作学习,两个人互相学习。
孩子的模仿能力,从出生就开始具有,并且通过影片展示了一个半月的孩子学习妈妈吐舌头。如果孩子不出现模仿,就很难开始学习。一般孩子在2岁到3岁都会有语言爆发期,每天通过自发模仿可以学到9个词汇。为什么以往的研究都认为自闭症无法治愈?原因之一是干预没有从根做起,做孩子出生以后就缺乏的能力开始做起。其次是干预不够密集。因此干预的方向要对,干预的时间要密集。前述影片里一直模仿哥哥的弟弟,是自闭症,从两岁开始,妈妈进行每天10个小时的干预,一年以后就好了很多,获得了很好的观察和模仿能力。干预的方式有很多,找一个小朋友跟他玩也是干预。但是去幼儿园,在大团体的干预效果比小团体要差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里跟其他孩子互动的时间累计起来很短,一天可能不超过半小时。对于提升孩子的核心能力来说,在大团队里面效果不好,幼儿园能够教会的是基本口语技能,生活自理技能,生活常规例如排队的能力及基本的认知能力等。但是聊天,自由游戏,分享式注意力都不会进步。
一对一的训练+小团体游戏+团体的融合三种方式结合,才是最好的干预模式。

第三是社会参照

最重要的是情绪参照,其他还有针对人的动作和表情的参照。大部分关于参照的研究都集中在情绪的参照上,情绪是最基本的参照,情绪本身是最重要的。情绪的来源与人类欲望的满足有密切关系。首先要教会孩子有正向的情绪,然后要教会孩子学会解读别人的情绪。
影片展示小米妈妈和小米玩一个情绪解读的互动游戏。小米通过参照妈妈的表情来找一个物品藏在左边的被子还是右边的杯子。然后再由小米来做表情让妈妈猜。然后再来一轮,加难度,增加一个杯子。杨教授解读小米的翻开杯子确认物品所在位置的小动作,是一种复习性的学习行为: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和动作,都代表孩子的想法,我们要学会分析和解读孩子的每一个行为,才可以去改变他。

社会参照的训练和泛化
教孩子社会参照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告诉他表情和动作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引导他自发的去观察和解读,这部分比较难。但是有一些训练的方法。这也是训练如何泛化的问题,他能够在训练中观察人的表情,同时也能够到其他情境中去观察。更重要的是,需要我们跨情境,跨活动去训练,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地泛化并多增加他的生活经验,购物,坐车,参加聚会,都是生活经验。所谓游戏文化训练,不仅是在游戏中,也在生活文化中不断地训练。孩子的核心能力发展起来以后,还需要带到小团体,大团体中去做泛化训练。

用影片进一步说明
1、共同关注和想象性游戏
展示普通儿童在14-18月之间的共同关注能力和想象性游戏。在想象性游戏上,重要的不是孩子是否有想象性,而是孩子是否会和其他人一起玩想象性游戏。后者代表了孩子的社会合作能力,这正是自闭孩子的缺陷。普通孩子(14个月)的想象性游戏,准备三个杯子,倒水给小熊喝,再倒水给妈妈喝。我们的孩子可能到三岁或者四岁都还没有发展出这个能力。第一是自己有想象力,第二是和别人一起玩想象力游戏。两个部分我们的孩子都需要发展出来。
普通孩子天生就能获得持续性的社会关注。一般孩子14个月的时候还没有口语,但是口语理解能力很好。我们的孩子反过来,可以使用口语,但是口语的理解能力很差。到2-3岁时候可能还没有发展很好的口语理解能力。这也是ZB孩子社会性能力差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的孩子在社会性上能够有6个月孩子的程度就很好了,所以孩子的落后超乎我们的想象,需要更多的干预。如果能够达到1岁的能力,那简直就是非常高了。
影片中的孩子所玩的游戏,都是跟生活有关的,喝水,吃东西,炒菜,睡觉。因此我们的游戏也可以从生活中来。

2、情绪调控
因为情绪调控有困难,我们的孩子往往具有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两个类型,第一是退缩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无所谓;第二是过度诠释,错误的解读其他人的动作。例如,不小心的触碰可能会引发ZB孩子很大的情绪。因为我们的孩子在意图解读上有困难。一般孩子4-5岁能判断“不小心”和“故意”。
情绪调控要以社会性可以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3、心智理论:根据他人的想法来预测他人的行为。
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是非常弱的。在情境中进行判断的能力不好。展示一个关于解读他人想法的测试录像,让孩子扮演一个非自己的角色,并猜测这个角色会如何解决问题。正常孩子4岁时50%会通过这个测试,80%的孩子在5岁的时候通过。我们的孩子要通过训练才可以通过,甚至一辈子都不会通过。
前面提到一个高功能的小学二年级孩子把影片中人物开心的情绪解读为无聊,这个孩子也通过了心智理论中的测试,但是依然不能很好的解读他人的情绪。因为在训练中缺失了关于情绪解读的训练,这是此前的训练中犯过的错误。希望大家能够从基础进行加强。多给孩子做正面的诠释和引导。
作为基础的非口语沟通的训练很重要!训练方式,可以做情绪性的慢动作,让孩子猜测,猜不出来就给他一些开放性的答案,让他选择。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学会。同时,在生活中一定要进行泛化,随时随地的给孩子做训练。同时,也可以在生活中拍摄影片,或者是收集起来,给孩子用来训练。尽量用生活影片来教授孩子,而不是表演性质的影片。
展示尴尬地笑的影片。仅仅是笑,就有开心地笑,尴尬的笑,不得不笑,难过的笑,勉强的笑,嘲讽的笑。
心智理论的训练。先从简单的动作意图去学习。例如,口渴想要喝水。站到人的身边表示想要讲话。并且用眼神引起对方注意。例如教孩子想要喝水之前,先看看妈妈有没有空,如果有空,再告诉妈妈。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跟人自由聊天和自由游戏,就毕业了。能够做到这一步难之又难,需要通过大量的努力才可以做到。一定要通过训练。只要训练,不管孩子多大年龄,只要我们的方向和方法正确,孩子都可以进步。
再借用国外的影片来说明孩子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第一是眼神注视。眼神注视很难训练。六个月大的孩子就知道,妈妈眼睛看着他是想要跟他说话。如果妈妈说话时不看婴儿,婴儿就会哭,因为他感觉到妈妈不想理他。
一个著名的实验,六个月大的孩子对妈妈的注视以及不同的表情有什么反应。显示出孩子能够注意到不同的表情。所以正常孩子从6个月到3岁,几乎花了1000个小时来观察和解读大人的表情,而我们的孩子则没有。我们的孩子也许从小就有这些缺失,只是我们不知道,直到孩子1-2岁时候才知道。
影片还展示了5个月孩子如何观察妈妈的一系列动作,打开冰箱,拿东西,喝水。这是最基本的动作观察和意图预测。5-6个月的普通孩子就能知道动作意图是什么。
继续展示一个婴儿和爸爸具有不同的意图时怎么处理,婴儿想爬高,而爸爸不让他爬。婴儿如何解读不同的意图,并且去处理。
继续展示三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跟妈妈聊天,原始聊天。没有口语,但是通过一些依依呀呀的声音跟妈妈聊天。

回到文化学习的问题,基本上介绍完了。基础的能力是,第一阶段发展社会性趋向,去观察他人,参照他人的动作表情。第二阶段是沟通。第三阶段是情绪调控。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非常复杂的,其复杂程度甚至超过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想象。大脑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每一秒钟都发生大量的神经交互活动。因此改变我们的孩子是一个很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最好的介入时间是三岁以下,三岁以下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你的想法。要将孩子缺失的神经因果链建立起来,因此早期干预的效果会比较好,能够更多的影响到神经系统。

第二个大部分  社会性趋向的干预训练
首先是成功干预的八个基本要素:

1.家长首先要能观察小孩子的心是怎么运作的,哪些运作得好,哪些运作得不好。家长要有自己的一套自己的理论和看法,才能持续的有效的干预。
2.家长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要能够做出牺牲,牺牲工作,时间,娱乐。美国一对家长对孩子的干预从模仿开始,一天12小时,模仿了几个月。最终这个孩子治愈了。
3.要不停的让儿童参与活动。要继续的跟孩子互动,不停的玩。但是不要给孩子压力,让他快快乐乐的,自然地在玩的时候就学会东西了。
4.家庭和夫妻合作,跟老师合作。
5.要让孩子正常化。对待他要像对待别的孩子一样,不要因为孩子有一些特殊行为,就不带他出门,不带他到小区里玩,对他和对别的孩子不一样,那么他就真的不一样了。给孩子积累生活经验很重要。
6.带他多走多接触增加生活经验,并且带他到小团体去训练。
7.要善用孩子的优势和兴趣来跟孩子互动,例如孩子很喜欢汽车,不能为觉得他一玩汽车就特别像个自闭症,就把汽车都收起来,可以用汽车来教他很多东西。表现好的时候多赞美他。不能仅仅是在表现不好的时候注意他和阻止他。
8.最后是早介入,4岁以前开始,然后孩子没有智障。即便孩子有智障,他们也可以进步。训练还是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

下面进入社会性趋向干预方法的介绍:
社会性趋向就是愿意跟人玩,主动注意人,主动观察人,主动模仿人的趋向。这里介绍的只是基础,这个训练不是做一段时间就可以终止,或者是几年就可以终止,而是要持续不断的贯穿在所有的训练中。社会性趋向最重要,最不容易提升,这是ZB孩子最核心的缺陷。

各种情感交流的游戏

最好是没有玩具,就是两个人一起玩,让他高兴,让他开心。他才能对人产生兴趣。一个成功干预的例子,即前面播放过的三岁半ZB弟弟模仿5岁哥哥的影片。在干预开始的时候,妈妈让哥哥逗ZB弟弟笑,逗笑了有奖品。然后再让哥哥示范如何都逗弟弟笑。哥哥为了奖品不折手段,有时候哥哥逗到弟弟笑到把吃的东西都吐出来。后来弟弟很喜欢哥哥,就一直模仿哥哥的动作。
挠痒痒是很重要的情感交流游戏,要看孩子是不是喜欢。如果喜欢,你停止挠痒痒以后他还会继续用眼神表示继续。一般让孩子开心的游戏,都跟肢体动作有关。举高,转圈,骑马打仗等等。
展示骑马游戏的影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很多东西,第一,跟妈妈玩很有趣,他才会一直找妈妈玩。第二,角色互换。第三,假扮性游戏,自己当马。
对于能力好,年纪大的孩子,当然不需要通过这么幼稚的游戏,可以通过聊天,游玩,下棋等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情感交流。做法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出发点是情感交流。
前面影片提到的三岁半恢复良好,能跟哥哥很好互动的弟弟在一岁和两岁的情况很不好,但是智商没有问题。2岁开始干预,妈妈认定了互动最重要,认知不重要。干预时间每天超过10个小时。到3岁半的时候程度就非常好。到6岁的时候就更好了。在干预的第一阶段,妈妈发现哥哥用变化,夸张的声音逗弟弟,弟弟就会笑得很高兴。说话要简单,动作要夸张,而且要慢,让他有时间反应。在这个阶段,妈妈的目的,就是让他觉得人是有趣的(提升社会性注意力),互动是有趣的,妈妈和哥哥是有趣的。这个阶段妈妈做了半年,从2岁到2岁半。
插入一个8岁开始接受治疗的孩子的情况,很轻,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是专业人员能看出。第一,表情很淡,笑容不灿烂。ZB的孩子表情比较淡,看孩子是否进步,从表情的丰富性就能做出一些判断。第二,跟他说话的时候他会听,但是他说话时不看人,还有点困难。说话声音比较小一点。对于很典型的自闭症,医生或者专家几分钟就能确定,家长往往还很生气。只有很高功能或者很多元的才需要花些时间去确认。

在杨教室的课程里面都是基本的方向的介绍,具体的还需要在实践中,顺着孩子的兴趣去教育他,帮助孩子。此外,在干预过程中,要用没有压力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要注意,不要让孩子承担压力,压力由家长来承担。孩子一感受到压力,健康状况会退化,学习会退步。从孩子的兴趣开始,跟他互动,表情夸张,声音夸张,让孩子注意到自己。喜欢图形,就给他看图形,教会他各种东西的名字,然后插入互动。还有孩子喜欢开关灯,就要想办法让孩子的注意力从开关灯回到妈妈身上,开灯的时候妈妈做出特定动作,关灯的时候又做出另一个动作。孩子就会把兴趣和妈妈连接在一起。
对于喜欢数字的孩子,妈妈就把数字贴到自己脸上,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脸上。带他出门,增加经验,给他解释他所看到的事情,都会对他有帮助。能让他把兴趣从物品转移到妈妈身上。这一部分没有公式可套,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来进入,甚至于没有好点子的时候,可以直接模仿孩子,或是描述他正在做什么。模仿对于口语表达能力三岁半以下,中低功能的孩子都很有效。但是功能更高的孩子,可能会对模仿生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不喜欢你,跟你互动的经验不好,所以不喜欢你来模仿。
孩子不回应我们的游戏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没有动机,没有兴趣;第二是他不知道如何和你互动。我们要提升这两方面的能力。首先就要提升亲密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的做训练。
对于家长,建议先有一个暂停工作,先观察和评估孩子,再决定如何跟他互动,然后再跟治疗师联系。好的治疗师不是主动式的,教孩子认知,而是跟随孩子去互动,增加孩子的互动性。要记住,不管孩子是不是自闭症,跟他玩总是对的。

第二天讲座开始的问题解答部分
孩子的智商和自闭如何判断?
2-3岁的孩子很难测智商,从他的语言,认知,游戏来观察可以看出智商。例如,是否有口语,是否能以一定的创意来玩游戏。
自闭常伴有智商低下,但是高智商的比例越来越高。自闭最主要是缺乏社会性趋向。

自闭症病因?
跟基因有密切关系。主要通过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家族里面的自闭谱系倾向,弱智或是情绪障碍,得自闭症的比例较高。
同时,自闭症是多成因多因素导致的。很难分清是哪些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如果第一胎是自闭症,第二胎也是自闭的可能性是5%-10%。高出普通的概率5-10倍。是否冒这个风险,要自己做决定。

退化型自闭症是怎么回事?
确实有一部分孩子是退化型。有种种可能,第一是大脑发生了病变;第二是环境的一些污染,第三个他本来就有点状况,但是小时候很轻微,看不出来。到了1岁多的时候就会交流越来越少,因此会退化。

因为自闭是多因素,因此要多方面提高孩子的整体情况
谈到环境污染,认为饮食很重要,素食比肉食要更好。肉食的毒素较高。
也建议多给孩子做运动,走路,游泳,打球,都很好。
要让孩子睡好。早睡早起。
要吃健康的食物。有一部分ZB孩子需要禁食。孩子出现入睡困难,多动,自我刺激,都跟身体状况有关。巧克力,冰激凌,油炸食物,高糖分食物,建议不吃。一般而言,牛奶,蛋和麦类都不能吃,Gluten过敏。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禁食,但是有一半的孩子禁食会有用。大便不正常的孩子,大多有问题。正常的大便至少一天一次。宿便对身体很不好,会产生毒素。对于便秘的孩子,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补充一点维他命B6和B12。排毒疗法是很专业的,孩子是否适应很难说,要慎重。但是可以尽量的通过自然排毒,小便,大便还有出汗都是自然排毒的途径。都可以改善孩子的免疫系统。
杨教授本人完全不吃肉,蛋和奶。但是他觉得身体依然很健康。断食疗法也是很好的排毒疗法。(补充:关于断食疗法,张蕙兰的《瑜伽—气功和冥想》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
尽可能吃有机食物。有机食物是通过认证的。
家长跟孩子一起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首要的是情绪,家长健康了,孩子才有希望。

具体的介入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有方法去介入和交流,只是我们没有找到。
模仿
模仿对于口语表达能力三岁半以下,中低功能的孩子都很有效。但是功能更高的孩子,可能会对模仿生气。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不喜欢你,跟你互动的经验不好,所以不喜欢你来模仿。
此外,有一种反对模仿的声音认为,对于一些自我刺激行为,如果还去模仿的话,会产生强化。我们要认清,孩子的自我刺激是因为他的社会性能力不足,而不是因为你模仿。模仿只是你切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方式,所以可以用。
影片展示模仿对于年纪大,功能低的孩子的作用。还有模仿对于典型自闭行为的作用,引起了孩子的眼神,让他注意到他人的存在。有时候我们用强制的方式去降低一些典型的自闭行为,摇晃,旋转等。但是一种行为被压制了,另一种行为会出现。因为问题并不是自我刺激行为本身,而在于社会性能力不足。模仿不仅包括动作,还包括声音,让孩子觉得你是接纳他的。他就会高兴,就会接纳你,愿意跟你玩。模仿一般的2岁儿童,孩子反应非常强烈,笑得很开心。
模仿是一种最简单的介入方式,如果没有介入,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会越长大越严重,因为他的社会性功能越来越退化。越少人跟他玩,越少互动,他的社会性能力就会变得很差。不只模仿动作,还模仿声音。
此外,要尽早介入,孩子小的时候就介入最重要。3岁以内的孩子,要好好教。不要看电视,不要看网络。要亲自去教,让他接受正面的,正向的东西。

还有一种方式,第一个阶段先到孩子附近平行玩耍,看他是否能够被吸引,是否会观察你。如果不行,再模仿他的行为。一旦孩子注意到被模仿,就会增加自己的动作,来确认你是否真的是在模仿他。这也表示孩子的功能还不错。等孩子接纳老师,开始互动以后,老师再引入一些变化,等待他来回应。孩子的开门关门行为就会减少。在互动中引入一些简单的口语,例如敲敲敲,预备,开始。孩子后来还出现了跟妈妈分享的行为,并且拉妈妈一起参加。还出现了点头,在理解他人的意图上有了进步。
影片里的老师,慢慢将口语和动作结合起来,孩子最终理解了这些口语的意义。因为我们不是通过声音来学习的,而是结合动作一起来学习。在教语言的时候,注意不要混淆,例如给孩子吃饼干,教他叫爸爸。他就会以为饼干是爸爸。我们的孩子仿说能力很强,80%的孩子有仿说,但是分辨能力很差。孩子开口并不难,但是让孩子正确的使用语言很难。例如打招呼,我们的孩子学习正确的打招呼就很难,因为需要分辨能力,分很多场合。因此我们不仅要教孩子打招呼的语音和动作,而是要教他分辨和理解。例如有人正在开会,走进去大声说你好就不很不合适。这是最难的部分。

 结构化互动到半结构互动,最终要打破结构
为什么互动很重要,因为行为和语言的意义,都需要在大量的互动之中习得。亲身经验最重要。孩子是在很微观的,一点一点的互动中慢慢累积和进步。
在跟孩子做互动的时候,有一个原则是要做适当的等待,等待孩子发出互动讯息,口语能力好的孩子,等他提示再做动作,如果口语能力不好,就等孩子看一眼再做动作。
与孩子互动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公式,是即时,随机的,完全按照孩子当下的状况决定怎么做。同时要做到随顺而转。因此难度是很高很高的。一开始会介绍一些结构性的游戏给家长,方便大家更快的进入和学习,但是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一种自然的游戏和互动,在地板时间里对于这部分有很多的描述。地板时光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固定的游戏活动,主要是见招拆招。结构性的活动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游戏的最高境界是很自然,当下决定,当下就开始玩。自由聊天也是这样。
如果一开始完全没有结构,孩子进入和理解也会有困难。然后慢慢的要将这个结构打破。家长很容易套用模式,但是最好的方式是依据孩子的水平来调整。模仿只是一个手段,目的是教会他东西,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在模仿的时候要抓住时机,加入新的变化,要观察和测试,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而互动的最终目的是每个人主导一半。
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即时的,动态的,没有剧本的互动才是最难最难的。例如大家都在说话,发言权的抢夺就很讲究时机和调整,这一点对我们的孩子很难。所以需要做小团体的互动,首先是结构性的互动,然后慢慢让他自然的跟孩子做即时的互动。
总结:模仿只是我们的方法之一,最终目的是跟孩子互动。互动是最根本的原则,举高高,躲猫猫,模仿,都是能够跟孩子进行互动的方法。法无定法,一个方法没有用的时候,就换一个方法。
ABA也是不错的方法,目前在大陆看到的是几十年前的ABA,现在的ABA也已经引入了游戏。因此ABA依然是最重要的干预方法之一。
两个基本原则是,让孩子有交往动机,同时能够理解交往。ABA也一直在变化,PCI也一样,我们每一次演讲都不一样,PCI也在进步。
模仿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习性的模仿,第二种是社会性模仿。社会性模仿是自动自发的去模仿他人。对学习性模仿的训练最终要过渡到社会性的模仿。

规律性感官社会性活动的中断

首先要找到孩子喜欢的感官互动,旋转,摇晃,触摸,吃东西,跑跳等跟前庭觉和本体觉刺激有关系的活动。前庭觉主要是平衡能力。本体觉是肌肉和关节传递的信息,站着,坐着,传递身体目前的状况。例如走路,会用到前庭觉,本体觉和触觉。
这类互动目的不是提升感统而是提升社会性互动,当然也会同时对感统有一些作用。
先找到孩子的感官偏好,才能了解孩子的行为,才好介入。
喜欢跳,摇摆、旋转,跑,滑梯等
代表孩子的前庭觉和本体觉比较迟钝,所以喜欢剧烈的晃动。不要选择孩子害怕的感官活动,要避免或者是温和的做。要给孩子安全感,仔细观察他的反应。

触觉或者痛觉迟钝、喜欢拥抱,挤压,会在地板上触碰别人,磨牙。孩子会喜欢挤压的动作,卷寿司等互动。

听觉迟钝
喜欢别人用动感声音说话,喜欢听音乐。对声音的反应比较慢。

视觉迟钝
开关电灯,直视灯光。视觉敏感的喜欢咪眼睛,怕太阳光等。

1)首先我们要找他迟钝的感官来做训练,他喜欢的活动才能做。
2)要形成规律性,例如摇摇停,摇摇停。然后中断他,引发他的社会性互动。最开始的社会性互动是眼神注视。我们的孩子很少看他人的脸,就算看也是看嘴巴而不是看眼睛。眼神注视的训练是很难的,要长期做。第一要做大量的泛化,第二个要做等待,等他的眼神。没有口语的孩子很容易眼神训练,有了口语以后眼神很快就下降。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理解,让他顿悟,怎么让他理解,等待他。最好不要提醒他。
视频例子:一个孩子很喜欢听音乐,妈妈就唱歌给他听,唱一段就停下来,等他看妈妈的时候再继续唱。
应用行为分析里面最高级的强化物是社会性的内在的增强。最重要是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不正确的给强化,孩子就会退化到食物强化。
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拿孩子太喜欢的东西来训练,因为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受不了,发脾气。要拿稍微有一些喜欢,但是又不至于让孩子难以等待的食物或者歌曲或者活动。由此可见训练孩子的细节最关键,细节建立在长期的观察和经验之上。

3)泛化的重要性
孩子要做泛化的训练,因为我们孩子很难自然的泛化。先训练对父母可以互动,再训练对老师可以互动,再训练到对小朋友互动。父母和老师可以等待,可是小朋友不会等待。孩子虽然能够跟成年人在一对一训练中做一些交流,泛化没做到家的时候到幼儿园就跟不上。第一是反应过慢,在反应慢的训练中,运动很重要。我们很多孩子运动能力不行,导致动作笨拙,反应慢。就很难跟NT的孩子交互。第二,教会ZB孩子一个游戏以后,要不断做出变化。因为实际的交流是动态的,如果变化的泛化做不够,ZB孩子跟普通孩子互动时候就难以适应随时调整变化的规则。第三,游戏不够有趣。孩子的笑容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最难能可贵的。因此,训练过程中要够快,够有弹性又够有趣。同时,密集度要够。一直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到人的身上。

4)等待的重要性
找到适合孩子的规律性感官活动。例如吹泡泡,孩子喜欢,先给孩子吹几次,建立起规律,再打破规律,中断之,引发孩子的交流。
做这些活动时,细节在于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反应,有的孩子喜欢放弃,宁愿放弃也不交流。那么就要缓慢,等孩子尝到甜头,喜欢上这个活动以后再做中断和等待。
举一个影片为例,是对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活动。坐飞机,妈妈一开始就告诉孩子:“跟妈妈说开始我们就飞”。这样不好,应该尽量不给孩子提示。先多做几次,再停下来等孩子的回馈。
这样的训练中,一开始要面对面,要让孩子很容易看到你,例如居高临下的位置。做任何活动都要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开始,慢慢增加难度。继续播放影片,其中一个细节,在一边做感官动作一边解释的时候,老师说:“滚滚滚停”,这里需要注意,可以说滚,但是不要说停。这样会照成孩子混淆。孩子的注意力放在滚的动作,而不是停的动作,一次教两个概念会照成孩子混淆。
等待是最重要的训练技巧之一,老师和家长都容易太急,教的东西一开始就太复杂。多等待,少做提示,给孩子动脑筋的机会。等孩子很稳定以后,再一点一点的加入变化,时而左边时而右边,有时做一次停一次,有时做两次停一次,做到一半就停,逐渐到给了眼神以后也不开始,等他说口语再开始,等等。注意“最少协助原则”,能补不协助就不协助,让孩子多独立思考。
在一个游戏结束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他正在复习刚才的动作,主动性的模仿,那么可以等一下,让他复习。游戏过程中多让孩子参与,尽量的要求孩子帮忙,给他事情做,不要让他闲着。
孩子如果不能适应游戏的结束,可以提前预告,让他有所准备。然后再慢慢尝试突然性的结束,让孩子去适应及时性的结束。
如果孩子变得越来越兴奋,快要控制不住的时候,要缓缓停一下。伸懒腰,听音乐,过几分钟再继续。因为我们也需要孩子学会调控,要动静,快慢相结合才能学会调控。

总结:规律性感官社会性活动是打下一个互动的基础,先给他一个高度结构化的东西 ,他具有高度的动机,再打断,引发他的互动。但是稳定和熟悉以后,要做变化,要挑战孩子,让他动脑筋。
游戏过程中,要减少协助。提示从低级到高级分很多层次,第一是自然提示,例如把玩具拿出来,他是不是就马上过来玩;第二是等待,如果他看到玩具还没有反应,就等待;第三是他人示范,等待无效,就由大人开始示范,示范结束以后回过头来看看他;第四是视觉提示,给他看图片;第五是声音提示,恩,奥,哇,等象声词。第六是间接提示,例如我们要做什么;最后是直接提示,直接说吃饼干。第七是动作协助,手把手帮他拿到东西。最后是口语和动作结合起来协助。
以上的提示程度由轻到重,尽量减少提示,尽量用不那么明显的提示,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尽量用间接协助的方式,而不要用主动协助的方式,孩子才有更多机会去学习,这一点非常重要。
做简单的社会性活动,只要需要参与都有好处。每一个活动都要做大量的泛化,做人,事,地点,物品的泛化。此外,眼神注视的训练不仅仅是通过感官活动的中断。要泛化到一切生活场景中,上车不给他开车门,出门不给他袜子和鞋子。

第三部分  分享式注意力的训练
分享式注意力和社会性趋向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会性注意力。这两方面是ZB孩子的核心缺陷,同时也是训练中的基础和核心。

分享式注意力的定义
做ZB研究和做ZB教学是不一样,研究定义比较严格,教学的定义比较宽泛。从狭义来说,分享式注意力是一种三角关系的互动,例如,冬天太阳出现了,小朋友就会告诉妈妈有太阳,然后妈妈也会注意到。
先谈狭义的——
分享式注意力的第一要件是主动性,用眼神和手指来指示,展示给他人看,与人进行分享。回应也是同样,跟随他人的指示。人家看她,她也看人家;人家指示,她回应去看。用影片展示普通孩子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很自然的在老师和玩具之间进行眼神切换,还会看摄像者。一般孩子的分享式注意力非常频繁。
我们在做干预的时候,最好是在自然的情境里去做分享。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训练。影片展示,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做手指指示要购物品的训练,这种训练是无时不刻的。洗澡的时候指一指肥皂,指一指屁股,或者吃饭的时候指一指菜。训练并不只是在教室里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要提升孩子的能力,还要让孩子能够使用这些能力。
穿鞋子,一起走路,都可以插入等待,指认等日常训练。坐公交车,过生日,还有逛街购物都可以成为训练主题,而不仅仅是室内的结构化游戏。最好的是日常训练达到70%以上。
一般孩子在9个月左右出现眼神交互,即三个方面的互动,当然在这之前要先发展眼神注视。挠痒痒,举高高,都是双人互动。这部分要首先做好,然后再进入到三角的互动。10个月左右会有眼光跟随,12个月左右会拿东西给你看,13个月左右会用指认来展示。

四大类分享式注意力——
通过注视对方来分享注意力;
意图分享:我要***;
情绪分享,展现各种情绪,快乐,伤心,正向或者负向的情绪都会有分享。例如,摔倒了会主动找妈妈安慰;这是因为之前妈妈在孩子摔倒的时候会去安慰,孩子学会了去寻找妈妈来做安慰。
对于他人的情绪变化做出反应,别人笑,他也会高兴,别人难过,他也会难过。

分享式注意力训练的高级目标
第一,经常开始分享式沟通,可以有来有往的进行持续的分享。类似地板时光里面50-60个沟通循环。
第二,可以修补沟通的中断。例如游戏停止了,孩子会一直叫妈妈,直到游戏重新开始。

分享式注意力训练的原则:,
1、夸张的动作、表情、声音,吸引孩子主动参与;
2、等待,尽量不要给提示和协助(对等待无效的孩子可以立即给协助)
3、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做示范,但是家长往往很少做示范。
展示一个喝咖啡的影片,爸爸,妈妈,ZB哥哥,还有强大的妹妹。通过影片解释意图分享,情绪分享,修补沟通的中断。在影片里,妹妹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者,不断的回应哥哥的分享,例如“好香啊”,“我也要搅咖啡(意图分享)”。还不断使用各种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修补沟通的中断。而爸爸妈妈在整个过程中很少示范分享,也没有回应哥哥做出的分享,例如哥哥说噶啡好香啊(情绪分享),爸爸没有回应,反而指出哥哥的发音错误,这就很扫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回应他说:“是啊,咖啡好香啊”,重点突出咖啡的音,孩子就可以自然学会正确发音了。反而是妹妹一直在旁边积极的回应哥哥的分享。
此外,妈妈在整个过程中问了太多认知性的问题,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 看爸爸拿了什么。实际上孩子并不喜欢认知性的问题,ZB孩子大多在认知方面是没问题的,你反复问他苹果,白菜,桔子,意义不大。想要教他认知,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例如:哇,咖啡的颜色真漂亮啊。我喜欢咖啡色。– 情绪分享   我也想搅咖啡,这看起来真有趣。—- 对意图分享的回应。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更好的分享示范,同时能够回应孩子的分享,孩子才能更好的发展分享式注意力。境教(创造环境)——身教——言教,非常重要。

社会性参照的训练
例子,妈妈给一个2岁半的孩子做社会性参照的训练。通过参照妈妈点头和摇头来猜测数字藏在哪里。孩子看妈妈的时候,妈妈每一次都有反应,很有趣,所以孩子就会更多的看妈妈。社会性参照以情绪为主,点头摇头是最简单的,再到手势,表情,最后是眼神,眼神是最难的。社会参照的训练很重要,需要融入生活,而不仅仅是在特定情境中训练。

训练应该从最简单的开始,点头,摇头,手势,表情,眼神,从容易到难。影片展示,妈妈把镶嵌板散落在地板上,再由孩子根据手的指示捡起来,一开始手与物品的距离最好不超过30公分,开始甚至可以是接触性的,然后再拉长一点,逐渐过渡到远距离的手势指认,远距离包括很多不确定性,因此难度要高很多。
训练还包括角色互换,先跟随妈妈的指认,再主动做指认。

一个2006年的研究(Kasami?),提出分享式注意力训练有十个层次,应该先从要求训练开始,伸手取物,伸手给物,手指指示,跟随近距离与远距离指示的要求,先把这四个基本的要求能力训练起来。手指指示的分享,跟随近距离远距离的指示分享,展示,给予,给予回应。杨教授再加上两个,社会性参照,眼神交替。眼神交替是很早出现的分享式注意力。
训练先从要求做起,会跟随要求和提出要求后,后面的训练才有可能。还要把训练分成主动跟回应两大类。
影片展示一个给物要求的训练,孩子很喜欢车子,爸爸的口袋里有很多的车子,每次只要孩子要求,就给他一辆车子。这是给物要求的训练,当然,过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的眼神。
继续展示例子。I Spy 的训练,就是寻找东西的训练。提出要找的东西,东西在房间里或者在卡片上,让孩子指给你看。比较高级的是,指出物品的功能,让孩子去指。例如:有一样东西,天气热的时候可以用。–电风扇。
再看更难的例子。参照妈妈的眼神,有两个玩偶,妈妈眼睛看哪一个玩偶,他们就抢哪个玩偶。然后还会交换角色,让孩子主动去看,妈妈去抢。这个难度要更高。主导和回应都很重要。例子中的孩子,能够跟随妈妈,但是自己却很难用眼神去指示妈妈。就算在结构化训练中做到,但是当情境,对象,距离不一样时,孩子不一定可以,所以要做泛化。
有的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好,很聪明,我们就会忽略孩子在非口语能力方面的欠缺,跟随手势和眼神有困难。鉴定高功能的阿斯伯格,就是自由聊天和讲笑话。

展示一个高级的眼神训练,妈妈用眼睛看积木,孩子就拿积木。然后轮到孩子,妈妈先把积木拉远点,降低难度,然后妈妈拿对积木以后要孩子用点头,摇头或者表情来表示,这里妈妈给了很多的选择和示范来表示拿对,拿错,很好的泛化。孩子做不到的时候,妈妈做示范,然后说实在不行就用手来指。
我们的孩子眼睛运用不多,不够灵活,所以要多做眼球运动,看上、下、左、右等等。

尽量在生活中训练。展示一个在生活中做的训练,去买菜的时候,想要什么样的蔬菜水果,看妈妈点头还是摇头再去拿。等孩子熟悉以后,角色要交换。
同意的参照的训练。ZB孩子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会乱动别人的东西,乱摸别人的食物,不征求别人的同意就拿。这一点从小就要训练好,在社会上很难生存。例如把他的东西都贴上他的照片,公共的东西贴上彩虹,这两部分可以用。即便在家里面,爸爸妈妈的东西也不可以随便拿,如果习惯了出去就会乱拿别人的东西。
这部分要先从同意参照开始做起。大人要学会一些技巧,首先要减少语言,甚至只用手势动作。如果问的问题太多,孩子反而会忽略。先观察孩子怎么玩玩具,再决定如何介入。一开始孩子没有注意你,可以夸张一点,等孩子被激发以后,就要恢复自然的神态,实现正常的自然的互动。

第四部分  比较高级的介入案例及点评
关于ZB孩子上幼儿园的时机。第一是从幼儿园老师的角度来看,希望孩子情绪稳定,没有行为问题;能够生活自理,吃饭,上厕所,穿衣服;可不可以坐得住;可不可以听得懂一些基本的指令;有没有简单的认知,可不可以了解。
第二是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希望孩子具有以下能力再去幼儿园,第一是是不是对人有兴趣,能不能去观察同学;第二具有一些自发模仿能力;第三是是不是对非口语的理解是不是有一定基础;第四就是他会不会玩一些基本的游戏,首先要跟家长玩得起来。ZB孩子一般跟家长互动最好,其次是老师,再其次是大龄孩子,然后是小龄孩子,最后是同龄人。
如果孩子能够在小团体(4-5个小朋友)里面互动良好,逐步渐进是比较好的。但是要看有没有这个条件。
跟ZB孩子玩假扮性游戏的时候,持续的时间很短,30秒,1分钟就玩不下去了,说明了孩子脑子里面关于日常生活的了解很贫乏,平常没有仔细观察,而普通孩子无时不刻不在生活中学习模仿。所以我们跟孩子玩游戏,尽量还是依据生活经验来玩,玩日常生活的情节,对她们帮助才大。我们的目的是让他去观察生活,复习生活。三只小猪,嫦娥奔月,都不够现实。从动画片学来的东西也一样,不够生活化,没有基础。在生活中要随时提醒孩子爸爸妈妈的行动,炒菜啊,扫地啊,跟他讲解,给他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在给孩子做训练的时候,不要太密集,不要让孩子压力很大。家长会因为孩子落后很多而感到焦虑,但是还是要让孩子轻松,愉快的去学习。不要把训练排得太慢。一定要让小孩子睡好。6岁以下的孩子要早点睡,9点以前就应该睡。

以下主要都是影片展示,一边展示一边做细节的点评。

眼神交替的训练案例
影片展示在玩具和老师之间做眼神交替的训练,用不同表情和声音让孩子注意到你也觉得玩具很好玩。ZB孩子拿到新玩具的时候,一般都不看人,直接摆弄玩具。这个时候也不用刻意去打断,帮助他尽快熟悉。所以我们做训练的时候,如果拿一个很复杂的玩具,孩子就会花很多时间研究玩具,很难做分享的训练。最好是简单而有趣的玩具。
做游戏的时候要有变化,有变化和新的经验才有分享。做动态性的、肢体活动比较好。游戏中的变化点才是分享点。玩法有变化创意才能诱发孩子的分享欲望。刻意制造意外也可以引发分享。孩子会笑的地方一般都是肢体动作,还有意外以及动态性的变化。夸张的走,把鞋子放在头上,躲猫猫也是一种动态变化,一会出来一会儿不见,孩子也会觉得很有趣。还有一个孩子很喜欢大便,家长就做了很多有大便图案的手帕,孩子表现好就给他一朵大便,孩子就很开心。所以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有趣的游戏。包括笑话,孩子会对很低级的笑话有反应。
反复观察自己给孩子做的训练很有帮助,反复看能看出很多细节方面的的缺失。在台湾训练老师的时候,要求他们做对话的逐字分析,把所有的对话都记下来做分析,这样老师会变得很专业。家长要变专业,也需要这样来做。此外,人,事,时,地,物五种泛化要时时泛化,人的泛化最难,地点也较难,因此要优先进行人的泛化。能力好的孩子在物品中的泛化比较容易泛化,但是换了人就没有这么容易。
在做训练的时候,随时都要有变化,有一部分变,一部分不变,虚虚实实,才能让孩子一直把兴趣集中在你身上。
在做假想性游戏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混淆现实和想象,所以要看孩子的程度,例如吃手指,有的孩子会嚎啕大哭,他们以为自己的手指真的不见了。甚至有高中生,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时候,还会恐惧真的会被抓到警察局。所以在玩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想法,不要去引爆孩子的地雷,要顺着孩子的兴趣来。而要引爆地雷很简单,给他不喜欢的,拿走喜欢的,马上就爆炸。
读书是很容易做分享的训练。

手指指示的训练案例
妈妈在墙上贴了一些图片,然后找机会做手指指示的分享。指到冰激凌的时候,妈妈等待孩子一起讲出来。做分享式训练,需要创造环境,在家里做一些变化,才有可分享的素材。出门游玩也是分享的好机会。ZB的孩子对于分享很难。让孩子大量的看到我们的分享,他的注意力在哪里,就跟他分享哪里,慢慢潜移默化,孩子就会发展一些主动分享的能力。
在环境里做一些新的布置,孩子自发的去指认。看电脑的时候,读书的时候,做手指指示的分享。
在做训练的时候,实际上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而不是只有一个单一的能力。因此训练要以活动为本位,因此在家里首先要建立起好玩的活动,再把明确的目标引进去,例如这段时间主要练眼神,或者主要练分享,等等。活动本位意味着,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不要玩。

眼神分享和追视的训练案例
平常在环境里要做变化,家长可以经常的故意去看一些东西,吸引孩子来注意你在看什么。这些都是日常训练。

行为学派的优点,一是增强原理的运用,所有人都会受到增强的影响;二是行为的功能分析,孩子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功能;第三是目标分化,将复杂的东西分解成简单的步骤;第四是做正向行为的支持,做得对的要鼓励,做得不对的要告诉他正向信息。例如孩子把东西扔到地上,不要说:“别扔!”要做正向行为的支持:“这个扔到垃圾桶。”
发展学派的优点,跟随孩子的兴趣,重视自然情境的运用,融入生活,重视亲子互动,重视游戏和领悟力,让他们拥有建构和解决问题的悟性。悟性的培养要靠等待,靠在环境中激发。不管孩子程度高度,等待都有必要,我们的协助要掌握好时间点,不能过早的协助。
总结:
一开始可以用夸张的方式跟孩子互动,互动时放弃大人的角色,变成孩子的玩伴。
尽量不要用食物做强化物,会转移孩子的动机和方向,孩子慢慢不是为了交流而合作,是为了吃而合作。
跟随孩子的兴趣做互动,一对一互动时没有问题,但是小团体时就很难。小团体的时候需要跟随老师,我们小孩子在跟随他人上有困难。因此,跟随孩子的兴趣只是最开始的策略,慢慢的要教孩子跟随父母,否则孩子很难在团体中跟随孩子做互动。地板时光里面强调的跟随孩子的兴趣,都是指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跟随。
一开始可以完全跟随孩子,孩子主导权100%, 等到孩子跟家长互动良好后, 要慢慢夺回主导权,最好的一对一互动是各占50%的主导权。但是在幼儿园的团体学习中,孩子基本上是没有所有权。所以我们在学习各种行为疗法时,要注意别被其限制死,要能够活用。教学一定要有阶段性。
调整既有的互动。跟孩子互动和玩游戏很重要,但是要划分游戏时间和非游戏时间,让他学会判别游戏情境,例如在公交车和图书馆里就不能玩游戏。
对家长而言最困难的三个技巧,第一是夸张的声音表情,家长常常放不下,家长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或者家长互相把对方逗笑;第二,等待。每天使用提示的次数要尽量少。

团体游戏
这个部分与一对一互动不一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里程碑,也需要比较高级的能力。
ZB是广泛性发展障碍,介入也需要广泛,
目标的广泛 —  分享式注意力,社会趋向,口语……
时间广泛— 大量的长期的介入
人的广泛–  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介入
活动的广泛—  游戏要多样化
地点的广泛 —  在不同环境下做泛化
物品的广泛 —  道具的多样化

介绍团体游戏,警察抓小偷,剧本

报案者打电话给警察报案,家里有小偷
警察就会到家里抓小偷,
小偷躲在桌子下面,警察把小偷抓走

如果孩子能力好,那么就不要写剧本,跟孩子讨论,商量剧情,这会比写剧本好。如果孩子还不能协商,不能讨论,那才需要写剧本。
因此要再次强调,法无定法,适用则佳。游戏也一样,如果游戏玩得很死板,比ABA还要更死板,那还不如ABA。

影片展示杨丽娟老师带小团体玩警察抓小偷,先介绍剧本,然后让孩子练习剧本里的台词,最后各种角色都能练习到。
给孩子的剧本是所谓的鹰架,孩子不一定要按照剧本来,可以有变化,有创意的变化更为重要。
影片里的孩子出现了很多自发性的台词,同时出现了很多自发的交流。游戏是一个可以密集使用语言和互动的场合,游戏可以提升孩子很多的能力:社会互动,想象力的发挥,协商,情绪调控,变化的剧情打破刻板,同时还使用视觉听觉触觉。

关于游戏的剧本
剧本和生活有相关性,源自于生活经验。剧本的重点是将生活经验变成一种心理架构。
举例子说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ZB孩子不知道买单,说明孩子平时完全没有在观察。家长应该经常使用旁白,去饭店,坐下,点菜,上菜,买单。而且要反复进行,孩子才能获得经验,才有剧本可以演。在某种程度上,很多日常生活都是剧本。
要透过种种方式,生活故事书,生活照片书,旁白,扮演。这样就能把日常生活的经验变成孩子的心理架构。这样一来,在游戏过程就不再需要写剧本,写剧本是因为我们孩子没有心理架构,不能发展剧情。
在协助孩子时候,可以提供固定的时间,空间和玩伴,然后寻找跟生活有关的制度。然后在一旁观察和指导孩子的游戏,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指导,尽量的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杨宗仁教授讲PCI第一阶段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