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案版权属于台湾星辰人际关系中心

联络方式:+886928982107

电子信箱:1526131574@qq.com

Stonelo2002@yahoo.com.tw

罗一凯

导语:主动式学习方案是针对ASD所开发出来的家长训练计划,旨在提供孩子能够接受全时的引导而不是忙于各个疗育课程。 整个方案分成5期,先提供家长对ASD正确的观点,然后让家长对阻碍引导式参与关系建立的行为有所认识,再来就是试着发展引导式参与关系,也就是真正地让孩子发展ASD未成长的神经回路。 最后我们要家长能够将这种人类自然传承经验的方式变成生活习惯,让你无时无刻都在协助孩子克服她最大的困难

 

主动式学习方案介绍

一、 ASD真正的问题

1 ASD的智商怎么测?

我们现在来看看ASD的智商怎么测?一般医界跟学界在使用的大概还是韦氏智力测验。各位要知道,韦氏智力测验使用的媒介是语言,以及部分的图形。好,我们也知道对ASD的孩子而言,语言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陈述有很大的困难。各位可能会说,那我们测ASD智商时可以少用一些语言,比如可以用手指指示,或是其他替代的部分。可是正如你所知道的,ASD孩子对我们的肢体动作、脸部表情进而对我们的意图的解读都会有很大的困难。可以这样设想,给ASD孩子进行韦氏智力测验就好像把你(普通的成年人)的眼睛用薄纱布蒙起来,然后用阿拉伯语询问你测验的内容。在这种情形下,你看不清楚指挥者的动作(因为你会误解)、看测试题本时又是在阿拉伯语(你完全听不懂)的指引下去寻找需要找到的东西,那么你的测试结果很可能也处在“智能不足”的范围。

曾有实验“数据”表明,约有70%ASD孩子处在“智能不足”的范围。经由上述,我们对此结论有理由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2 关键期是什么?

关键期”一词最早来源于一个关于猫的试验。猫的视觉神经系统比较大因此也比较容易观察。试验是这样的,在小猫生长的某个阶段,试验者将小猫的一只眼睛蒙起来, 只让另一只眼睛接受光线的刺激。过一段时间后,试验者观察小猫脑部的视觉神经皮质,发现接受到光线刺激的那部分视觉皮质得到发展,蒙上的那只眼睛对应的视觉神经皮质没有发展。

由此定义“关键期”为生长发展过程的某一个固定阶段(只有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得到发展,那之后就不会发展出来。如上述,如果在猫的视觉神经皮质已经发展的情况进行试验,这些发展了的视觉神经皮质会仍然存在。请注意试验条件是视觉神经皮质“全有”或者“全无”。我们在讨论ASD孩子的发展中,往往会提出“语言关键期”、“情感的关键期”。但是盲点出现了,生长在正常环境的ASD孩子,我们会给他完全没有语言,完全没有情感交流(只是喂他吃饱、睡觉、穿衣等等)的体验,喜怒哀乐完全没有表现在他身上吗?

关键期更多地是强调没有接收应有的刺激后发展会出现问题,而有些人总认为几岁之前是关键期,这是一个很大的盲点。至少就我们的经验来看,七八岁以后才会说话的孩子比比皆是。以ASD的孩子来说,亦是如此。再如情感的部分,是不是大一点的孩子就发展不出来了呢?我们曾经干预的个案,孩子可以在十几岁的时候才表现出很细腻的感情、感性的部分。

所以各位要对关键期有正确的认识,不是几岁没有发展出来,就过了关键期,关键期是针对接收而言的概念,只要能接收到,就会在脑中留下印象,那么后期能否发展出来,是由其他一些因素决定的。比如语言,有人说6岁前没出语言,就一辈子出不来了。但我们看看一些大龄的ASD孩子(6岁前没有语言),如果要求流畅的对话,有同理心的对话,在没有引导下是很难带出来的,但如果要求一些声音,人说话的声音还是可以引导出来的,即使一些比较严重的个案也能有仿说能力。所以以上观点视乎你怎么去理解语言的概念。

3 语言落后、听不懂、说不出,所以有ASD的症状?

讨论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建立如下的概念:自闭症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在语言的表现以及人际互动的表现,这一点我们无法否认。可是它(指自闭症)真正的成因不太像是语言落后、听不懂、说不出,反而我们应该把这些看成是表现。语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听不懂的原因是什么?说不出的原因是什么?最大的盲点在于,我们往往都评价“这个人不会说话”,“这个小孩语言很差”,可是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历程,(语言出现)前面那段历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呢?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几个月的小婴儿,如果你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可以去看看亲戚朋友的小孩子,他是先用呀呀哈哈来跟你沟通、表达、交流你们的想法,还是先用语言来跟你交流想法?我们通常发现孩子“怪”或是接受到诊断,是在孩子两岁左右或是两岁半,因为我们认为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应该有简单的句子没有,我的孩子没有,所以我要强调句子,加强句子。可是,我们更应该去看的是(两岁)之前的沟通的能力有没有出现。就像八九个月的小婴儿,你知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他知不知道你要干什么。如果这个情景能搭配(连线)上的话,(孩子)说话绝对不是问题。

我们的孩子不是聋子,我们的孩子也不是哑巴。我们孩子常常出现仿说,为什么仿说?有人说,仿说是自闭症一定有的过程,先有仿说,然后再来校正、训练。但是就我们ALP整个概念来说,以及就我们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4、“白痴天才”代表的含义?

白痴天才”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白痴天才”有一些特殊的专长,各位可以去看看达斯汀 霍夫曼主演的《雨人》。我们会看到,“白痴天才”的大脑有某些特定部位特别发达,但是就(脑神经)纵贯性、全面性而言,跟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环境中所产生的脑神经连接是不一样的。

各位可以看到,我们比较倾向于ASD孩子在各个中枢间的神经连接出现了问题。所以白痴天才怎么样?可能一眼就能看出地上的一堆火柴棒有多少根。我们之前由各一个个案,三岁多,跟大人开车经过工地的钢骨大楼,就是一根钢骨一根钢骨慢慢叠上去的那种,好像叠积木一样,一般都是二三十层的大楼。这个孩子的家长跟我们分享,带孩子开车经过这样的大楼,孩子远远地就能说出“二十一层楼”、“二十八层楼”等等。家长停在路边慢慢地数,果不其然。 那各位有没有看过那种小孩子(或是自己的小孩子)非常地会认路呢?譬如说你从机构到家里的路程,或者从你家到某个地方的固定路线,孩子都会非常的清楚。一般的孩子,如果你不是刻意地教导,多大才开始认路?一般的孩子都是在五六岁、六七岁以上大约才会有这个人路的能力。可是我们的孩子很小就有这个认路的能力存在。那这里所代表的含义是,可能他视觉的部分特别地发达,空间概念的部分特别地发达。那是不是还有对声音非常敏锐的小孩呢?明明你觉得没什么声音的时候,他就听得到一些声音。或者我们在一个空间、一个环境中专注在一个声音譬如人的声音,窗外路边有摩托车的声音,我们有没有听见?当然有,但是我们连反应都不会去反应。甚至事后问你,有没有听见?你也觉得没有听见。对你的耳朵而言,你当然有听见,但是对你的意识层面,你真的是没有感觉到。可是我们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好,所以各位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大脑分运动的地方、感觉的地方、视觉的地方、听觉的地方、嗅觉的地方、空间概念的地方,这些虽然都是在大脑不同的区块去作解释和判断,可是对我们真正的感觉而言,这些是不是都是连在一起的?那对我们的孩子而言,至少从我们对他们外在的表征观察来看,这些孩子是不是没有办法把这些感觉“搭”在一起?尤其是跟情感的部分。我们常常说,孩子看不懂(这个)人的表情。孩子绝对能看得到你的眼睛、你的眉毛、你的嘴巴,但是综合起来,这个“感觉”在什么地方?

听不懂说话”? 孩子怎么会听不见声音?一定听得见。可是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语言是什么?语言是声音和意图的结合,才叫做声音。如果只有声音,那不叫做语言。好,我们随便讲一个“wa-la-di-tu-do”,各位目前绝对不晓得我在说什么,对不对?但如果现在你能看见我的动作,看见我的表情,甚至看见我拿一个物品示范,那可能各位就会知道“wa-la-di-tu-do”是什么意思。现在我们的孩子学不会语言的真正成因就在于此。因为就算他看见你的行为跟动作,他也不太理解你背后的意图。

二、 ASD的学习形态

1 过度模仿

各位会有点纳闷的是,我们的孩子之前一般来说不是都不太会模仿吗?教他跟我们模仿摸头,教他跟我们模仿摸眼睛,教得很辛苦。教了好几天甚至好几个礼拜,他知道要跟我们做一样的动作。但是各位想一想,仿说是什么?还有,你让孩子去摸头、摸眼睛,你觉得你在让他模仿,那重点不是他会不会模仿,重点是他知不知道要模仿你。其实我们的孩子一个比较大的困难正在于此。

我们之前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个案,差不多十二三岁的学生。各位可以设想如下场景:我现在走路,走到椅子前面,然后把椅子拿出并坐下来,随后摸了一下头,决定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一只笔来。在摸头的时候,我还表现出“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的情况。如果我请各位来模仿我的动作,那各位可能会模仿什么呢?你有可能会模仿我走过来然后坐下拿笔,漏掉了摸头,因为你可能忘掉摸头。或者你看见了摸头,但你模仿时不是从远处走过来而是直接坐下摸摸头然后拿笔。我这样说,就是要让我的家长明白,我们看见一个人的行为,但是我们并不是在看、分析他的动作,可是我们的(个案)孩子就比较导向于看见动作,而不是动作背后的意思和心里面的想法,所以会出现过度模仿。

ASD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当我们看见孩子没有模仿时,我们一直不断地强调“你要跟我做一样的”,这个地方会对我们的孩子造成一个很大的伤害。动作行为并不是像照片一样,譬如说,定格,这个行为下,你跟我模仿。我们希望孩子知道的是我一连串行为的背后,我真正在想的是什么。小朋友会不会模仿我们的行为?会。小朋友在模仿的过程中并不(应该)是模仿我们的动作,而(应该)是拿我们解决的历程转换成他的解决的历程,这个情况下,才是一个有意义的模仿。所以我们常常会跟辅导个案(的老师)说,你要让孩子模仿你,不是要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行为,所以那个摸摸头啊,摸摸手啊,我摸头,你摸头,我摸脸,你摸脸,我眼睛,你摸眼睛,我认为这样的最好是少训练。

一个孩子已经在过度模仿的情况下,你还透过这种纯粹动作的模仿去教他模仿,是不是很有困难,很有问题的?我们应该要带出来孩子的是什么?譬如说,我现在要跟你碰头,那你能不能回应的跟我一起去碰头呢?我向前,你也要向前。我跟你亲嘴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要像我一样,“嗯,把嘴巴伸出去,你能不能把你的嘴巴伸出来?我跟你“Give Me Five,我们来击掌,那在击掌的速度和时间点上,你能不能跟我做成一个搭配?你看,我们刚刚提到的是不是也是模仿?我希望的是这种“对应式的模仿”,我模仿的是你的意图,我模仿的不是你的动作。

2 不经思考,直接反应(ADHD的形态不同)

其实,我们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模式,有这种习惯,我会认为大部分是我们的所谓“专

家”“学者”所带领出来的。他们所传递出来的给我们家长的概念,是我们现在就是要训练孩子直接反应,因为这些孩子在互动的时候通常反应不好啊,或者对学习的反应不好啊。其实“不经思考,直接反应”本来就是ASD所特有的一种学习形态,所以在这种学习形态的过程中,我们要怎么样?我们要以我们主动式学习参与(的精神),最重要是要让孩子去思考。你(孩子)要不要反应?要。我们当然要孩子对我们、对同伴的行为动作有反应,但这种反应应该是思考过的。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常常表错情?或者常常反应错误?可是常常反应错误的,要检讨的是大人。你不是要不断地去“教”小孩,因为他永远没有办法正确地“判断”出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跟我什么时候说再见?再见要说几次?是到了要到门口时说再见呢,还是我们在客厅的时候可以起来就说再见,譬如教室,现在要下课了,是在教室的中间就说再见,还是一定要走到教室的门口再说再见?我们有没有常常犯一种错误“哎,跟老师说再见啦”,“你看,现在到了门口咯,到了门口要说再见咯!”那你觉得,小朋友这个时候学到的是什么?你会认为,我们现在到了门口,这是一个说再见适当的时机,这是源于你判断的过程。但是对我们主动式学习来说,这个是不够的。这个会让我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学习、判断什么时候是一个正确的再见时机。

3 物品导向

我想对于这个部分,绝大部分家长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疑问。那这里,你可以再去反思一个问题,我们的孩子是见物不见人,对物的吸引程度比对人的吸引程度要高很多。可是有没有什么疗法,或者你接触过的疗法中,常常用物去吸引孩子的?用玩具、用吃的、用喝的、用条件交换的—“哎,你现在跟我来个互动,等一下呢你就可以xxxx那么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以物为主,即上述“等一下”后的那个东西,还是孩子可以真正地可以从跟你互动当中享受到乐趣,享受到他应该享受的东西。

4 以自我为中心解释这个世界

有些自闭症的孩子是不是特别善于解决操作类的问题,比如拼装的玩具等等?在这个历程当中,他的脑袋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家长)常常会说,这个孩子我每次叫你这样弄,或者我示范给你看,你还是没有办法,你还是照着你自己的想法。我们的孩子绝大部分,当然你看三四岁的孩子,你可能看起来他整体落后很多,但是七八岁的大孩子,你仔细去看,事实上他在解决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他都是用他自己的方法,不断地尝试、尝试、尝试出来的,这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我们人类为什么能进步得这么快?就是因为我们会观察同伴绝大部分解决事情的方法,然后再转换成我们独特的、既有的策略。但是我们的孩子是没有办法观察到我们解决的策略或是我们背后思考的原则、运作的过程。我们的孩子比较容易看到我们的行为和动作,但通常还会解释错误。换成他的时候,他还是会以他自己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来判断这件事情。所有在主动式学习方案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们要这个孩子时时刻刻进入别人的内心,会了解到别人内心大概会怎么样看这个世界,或者去解决这个问题。各式各样的问题是相通的。这就会跟下面这段话是相关的:无法借用他人的想法。

5 无法借用他人的想法(感同身受未发展)

感同身受的能力没有发展出来,就是我没有办法用你的眼光、你的角度来看待你处理这件事情的方法。(这一部分详见感同身受专论)

6 单一系统感官解释

单一系统感官解释,是不是就回应到我们之前谈的部分,你可以用“白痴天才”的大脑所特有的解释世界的模式,表现出来的就是单一感官系统解释。

好,上述就涉及到我们主动式学习方案一个大的架构:到底你要用自闭症的优势,还是要去弥补我们所谓的优势?我们怎么帮助孩子克服上述学习上的困难?

三、 引导式参与

引导式参与的概念是主动式学习方案的基础概念。引导式参与是由发展心理学家Dr.Barbara Rogoff依据正常孩子发展的过程提出的。这个概念是一个跨文化、跨种族的学习历程。这也是我们主动式学习方案的核心价值。

在这边,我们要跟各位非常强调的一点就是,引导式参与不是针对自闭症孩子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引导式参与是一个一般孩子的学习历程。各位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我们的孩子只是生命当中欠缺了某个部分,没有发展出来,事实上,只要我们适当地去引导他们,他们就会发展出来。我们透过引导式参与这个历程的重建,即达到过着正常的生活,跟我们一模一样的学习模式。我们其实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方法,特别为了这些孩子开发出来的什么策略啊,因为你越是用这些东西,你就会越是落入ASD的窠臼当中。

实际上,这(ASD)是一个神经未连接的状况,而不是好像车祸后脚断了,锯掉了,没有了、长不出来了(的状况),不是的。我们透过引导式参与,我们可以重建他(ASD孩子)的神经回路。那么在这个重建神经回路的过程当中,引导式参与会让我们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神经回路是相同的。我常常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天宝·葛兰汀(Temple Grandin),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自闭症个案。她出了关于她自己的书,有一本叫做《倾听动物心语》(《Animals in Translation》),在这本书中,她特别强调一件事情,她说她跟人的互动(时间),大约四十分钟就是极限。为什么呢?因为在这四十分钟过程中,她要去判断你的语调,她要去看你在看得东西,她要去感觉你的身体是坐直了还是放松的装态,她把所有的这些讯号统统输入,然后才能决定,你现在有没有专注在和我说话,或者你现在可能已经不想要跟我聊这个主题了。好,刚刚我们提到的几点,各位在你的聊天中有没有特别去想关于聊天对象的这些事情呢?我想应该没有吧。你可能比较专注的是哪个部分?应该是我们刚刚聊天的主题内容怎么样啊,然后发现你(聊天对象)好像接不上去了,我们可以马上换一个主题。可是对天宝来说她没有办法,因为她用的是另外一条神经回路,那么就导致她在跟人聊天的过程中是一件非常疲倦、非常累的事情。就好像我现在给各位一个工作:你要去看一个简报(文章),同时我会用口述的方式跟你叙述其他的东西,这个时候你两方面都要兼顾到,是不是一个非常疲惫的事情?这个好像就是天宝她目前发展出来的策略,你也可以说她脑袋当中的神经回路就是这样去建立的。但是这(指天宝的神经回路)跟我们一般人是不相同。天宝目前60岁左右,她是一个很成功的畜牧科学博士,她主要的工作研究动物的通道、动物的宿舍,如何让动物生活得更舒服,这样动物肉的品质一定会更好,量也会更高。其实她也是一个很典型的(ASD,就像她自己在书中说明,她看平面设计图,脑袋当中就可以浮现出设计图立体的样子。

我们这边不去讨论到底要不要去发展孩子某些方面特殊的技能,但这边我希望各位了解到一个概念,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正常地发展,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去解释世界能有跟我们一模一样的方法,那这个东西就是要靠引导式参与去把它带出来。引导式参与没有标准的解决方法,引导式参与是一个一来一往的过程,引导式参与这种学习方式是透过“共同参与”真实的生活来传承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并不是要假设一个孩子学习的目标跟进程,我们只是在生活当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要怎样去克服它?那么在克服的过程当中,孩子有哪些基本的能力需要先建立,有哪些孩子达不到的,你需要去协助,这就是一个引导式参与。那引导式参与需要哪些人呢?我们需不需要庞大的阵仗呢?不需要,尤其对小孩子而言,不管这个孩子程度如何。你看普通小孩子是不是都很喜欢参与父母亲正在做的事情?那父母亲也可以很熟练地分配孩子的角色给他。三四岁的孩子能转得动螺丝刀吗?不可能啊,力量不够。可是当你要拿螺丝刀的时候(解决某个问题),孩子可不可以把螺丝刀传递给你?那么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就有赋予他的角色成分存在?而且当赋予他这个角色成分时,是不是对他也是有意义的?如果他没有把螺丝刀拿给你,你是不是没有办法完成用螺丝刀的动作?

所以引导式参与的成员就是一个有经验的人和学徒(孩子)。这个有经验的人和学徒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特别或特定事先规划出来的,而是依据一个真实的问题去做一些调整跟判断。那引导式参与要发生,靠的是什么?学徒的主动参与。我最喜欢讲的一个引导式参与的例子就是一个寿司师傅的传承,或者你也可以说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师徒制。各位可以想想看哦,我们不要去讲我们现在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其实是一个过分规划的教育。而且现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目的),学生几乎是不理解的。就像我现在问各位,你小学、中学、大学所学的“知识”和内容,你知道当年学习这些“知识”和内容的目的是什么吗?你知道你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吗?(以大学为例)不管你念的是什么科,不管是理工科、人文科、艺术科,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这些学(习历)程是这样安排的?你可能在念书的时候搞不清楚。后来你就业了,可能还要经过一两年时间,你才知道,噢,原来我当年我学这个东西的目的是在此。那引导式参与似乎并没有这个过程,其实引导式参与解决的都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现实的问题。

好,那让我们再回到寿司师傅的传承(的例子),我先跟各位报告一下,传统的寿司师傅的师徒制,学徒进去的时候,并不是师傅说这个寿司这样包,学徒就跟着学,门儿都没有。你(学徒)去做什么?去扫地,去倒垃圾,去洗厨房。可是过了几个月之后呢,师傅觉得这是个很认真的孩子,来,去洗菜。可是洗菜还要洗个一年呐。洗完菜之后呢,觉得你还不错了,来,刀子给你,你来切两片萝卜看看吧,或者削两个萝卜丝看看吧。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师傅是不负责“教学”责任的,师傅只负责检测、检核及安排工作的责任。学徒要怎么样(做)?一边在那里洗菜,或者一边在那里扫厨房的时候,实际地去看看大师(师傅)他怎么去做这些事情,直接地去感受一下,大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就假设以切鱼来说好了,同样是鱼,我(学徒)昨天看到和今天看到的鱼大小不一样,大师昨天和今天切鱼的那一刀下去,感觉是不同的,比如因为角度是不同的,方向是不同的。好,这边就会产生一个冲突,为什么(感觉是不同的)?这个“为什么”就是学徒变为大师一个最重要的依据。你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可能把所有的鱼统统切过吗?不太可能的。可是当你(用)的手感或者站在大师的立场去判断的时候,你就会学到很多很多的经验。那这个过程是师傅教你的,还是你去感同身受的?我想这样就一语道破我们ASD孩子学习最大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常常是被我们“教着怎么去做事情”,而不是“怎么样去想问题”。(孩子)看到一个行为举止后都是直接去(动作)反应,而不是看到一个行为举止后,“哎?发生了什么?”

整个ALP的过程会有一个诱导孩子主动性产生的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因为我们希望学习的发生不是由大人、大师安排好的,我们希望学习的发生是小孩子主动、积极参与大人的心智运作过程。然后实际的表现(结果)就是在我们共同解决的这一项问题上面。

我们刚刚讲的寿司师傅的学徒是不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这个学徒是一个立场主动的(人),他会想,我能不能赶快毕业,或者我在这里能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它会不断地去(自己)挑战困难、去“偷学”。我们的孩子当然没有这种本事,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需要降低一个程度你跟我一起做”,我们一起参与的过程当中,我们把我们的想法呈现出来让你看见,然后呢,培养你去思考和判断的历程,而不是培养你去“反应”的。我们去培养我们孩子“反应”的历程实际上是对孩子有害的,我们应该要去培养他判断、思考、决策。主动式参与嘛,你在培养主动的过程当中,你不能一面地去否决孩子,你甚至也不能够给予“过多的指导”或者“过多的”呈现程序、步骤。你只有透过这种方法,你在参与的时候,(孩子)学习才会在发生,因为孩子他负着“想想看”的责任。

那我们ALP的检测呢?我们的检测绝不是纸笔测验,那是很无聊的、“假设的测验”――就是你学会了这个,你应该会什么?(这样)不对。(应该是)我们一起做嘛,一起做什么东西,达成了没有?达成了是不是就通过了,是不是你就已经参与了?对不对?但是这个“达成”的重点就很重要,这并不是说你(学徒)完成了某个工作,你学会了抹地,你学会了擦窗户。(有人会说)罗老师说会做就是成功,我们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你(大师)安排的抹地和你安排的擦窗户,你背后想要传递过来的是什么?有可能在擦窗户的过程中,你安排的(孩子)角色是在合适的时机点,传递卫生纸给你,或者在合适的时机点,(孩子)要能递一块抹布给你。那么,这个“合适的时机点”,(孩子)能不能够抓得出来?能抓得出来,好,那你(大师)擦窗户的工作是不是就会很顺畅?那他(孩子)也会知道自己的价值。那我们对孩子的鼓励是什么?工作完成了,就是一个鼓励。更难的工作再丢给你。就像寿司师傅,你(学徒)可以先来嘛,先扫地、扫厨房,然后去洗菜,然后呢给你切切菜,接下来,觉得你切菜还不错,可能你自己有偷练或是你很认真,好,那我丢一只鱼给你切切看。如果都可以了,那我让你来包包寿司好了。(即大师的鼓励通常是指派更难的任务)这就是一个引导式参与发生的过程一个正常的学习历程,也是一个最佳的学习历程。不止是我们的孩子,一般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学习历程当中,学到的才是真正的精髓和精华。这也是当今教育中最大的一个“迷点”。今天的教育常常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研究所培养出来的,进入职场当中,是不是都还需要一两年、两三年的淬炼,才能够稍微的独当一面?在这时候,我们可以去反思一个问题,那学校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办法把他训练出来以后丢进去(职场)马上就可以用?

四、 主动式学习方案的独特性

1、依据正常孩子发展的历程

我们主动式学习方案的独特性在于,我们是依据正常孩子发展的历程,一步一步地,把我们的孩子给“补”起来。我们一般不会去利用“优势”训练,我们做的是弥补我们孩子生命当中所缺乏的,也可以说,就是他们的弱势。一般的孩子,需要去教语言吗?一般的孩子,

需要去教他关怀人、注意人吗?不用教。那你的孩子为什么我要用“教”的呢?在你“教”的过程当中,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产生?这是传统的(ASD)疗育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盲点”。我期待各位从今天的课程当中,你听完了这个课,你至少要知道,这个概念的产生,即你要的并不是去教他们去做这些事情,而是让他们跟一般的孩子一样正常地发展出来,不然你就落入一个窠臼当中:你的孩子不管怎么去“训练”,一看,就还是自闭症的孩子,只是他(可能)是一个“训练”得比较好的自闭症孩子。

2、重建亲子间有效的互动方式

我们并不是要我们的家长变成一个非常会设计活动,或者说好像一个“活动制造机”一样,我们要的实际上是你自然地跟孩子的相处之道。你不要再拘泥于“教"孩子什么,而是你可以在生活当中,你就可以引导这个孩子去观察、思考。当然,对父母而言,这需要一些训练。不过我想,这才是一个你真正要做的事情。你也一定同意我们的说法,对不对?

3 线上即时协助系统

我们(这个方案)的进行,是需要通过一个线上即时系统。现在我是一个大师,你是家 长,对你的孩子而言,你是一个大师。我必须要知道你跟你的孩子进行了哪些东西(内容)。然后呢,一样的,我(顾问)也是用引导式参与的方法去带我们的家长。所以你(家长)呈现出来的一些困难点、一些盲点,通过影片或者通过文字的叙述,当我发现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有一些“落差”的时候,那么,我们的顾问会尽量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模拟家长的历程,给予合适的协助。

所以在主动式学习方案,家长和顾问并不是一个单向的教学,并不是说“顾问说,家长做”,而是顾问和家长一同拟定教学(目标),一同解决问题。遇到困难,顾问会用一个“感同身受”的态度,站在家长当时的立场,去协助看看,有哪些点我们(顾问)看到而你没有看到,我们看到的点是不是介于一个你可以理解程度的范围,还是说有哪些需要(家长)“补足的先备知识“。我们怎么样带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家庭就会怎么样带我们的孩子。

好,另外一个,我们强调的是“生活当中的练习“,你所有的教材和教案,其实是有你的一些背后含义存在,你的这个教材和教案,其实就是你的生活。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还要经过翻译,才可以把这个能力用在生活当中。我们怎么样从生活当中去学习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生活当中的这些事情背后的存在的含义是什么,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教材和教案。

你在真实的事件中转移相关的能力,才是最省时省力的方式,而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生活“。你从社交的训练当中,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盲点。我们看传统的社交训练,是不是先安排好,一个团体,A做什么,B做什么...比如A要进去这个团体当中,可能要先说“各位同学,早安,我可以加入你们的游戏吗?”可是真正的幼儿园并不会这样子。(对于可能的反馈情况)如“好,可以加入”,“不行”,“啊,等一下啦”,好多选择,好多选项,那孩子要怎么学呢?他要像天宝一样吗?就好像电脑程序一样,遇到了“好”怎么做,遇到了“不好”怎么做,遇到了“啊”怎么做,那如果其他同伴不说话呢?同伴用眼睛看了你一下继续呢?还有一个(问题)你切入的点即你问的是什么时候呢?是同伴到一个段落你就问,还是你一靠近就开始问?所以你教的是“策略式”的呈现,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落入这种判断当中。还是你(应该)在整个活动的设计当中就放了一个很大的“弹性”,“弹性”也在你的一个目标当中,这个就是实际的练习啊。

我们整个主动式学习方案,并不是由顾问去实际执行这项工作,我们要做的是我们的家长有能力,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跟孩子生活,跟孩子生活的是各位,所以各位才是整个疗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力量。好,我们的大方向,第一个先建立我们家长的概念。你可能要知道有哪些是语言的优势,然后有哪些是互动上面的困难,然后再来这个“主动的历程”要怎么传达过去。只有让我们的家长先武装起来,我们的孩子才能获得一个更棒的生活、更棒的疗育过程。我们是通过学习、实作、修正这三个循环,这是成为一个大师必备的条件。你先知道了,你做做看。你在做的过程当中,由另外一个有经验的人来引导你,针对你遇到的盲点,提出协助。我们希望我们的家长有能力在孩子身上用这个东西(指主动式学习方案)。相对地,你参加了我们整个方案当中,我们的顾问就会用相同的方法去引导你――一样的基本概念,从实际的操作当中去引导你来学习。你是用这个方法带出来的,你就会用这个方法去带你的孩子。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各位要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你要把你思考的部分,这就是“责任的转移”。我们(顾问)要把我们的能力转移到家长,我们并不是要你跟你的孩子建立一个完整的、漂亮的游戏过程。孩子要主动参与这个过程不是要他跟你做这个活动作得很漂亮、很完美,孩子要主动参与,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这个孩子必须要能够进入你的内心、知道你的想法。在活动的过程当中,一定是很有趣的吗,一定是很好玩的吗?未必哦。我(孩子)如果是因为你很有趣,我才去跟你互动,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跟你互动达到学习的目的,还是为了乐趣采取跟你互动?所以我们要的是营造一个互动的过程,但是并不一定是要你达到一个很完美的互动过程。我通常把这个(指很完美的互动过程)叫做“假象的互动”。

整个主动式学习方案不是尽量的游戏,也不是全部的快乐。我们要的就是思考、参与的过程。这个思考、参与的过程就是要双方付出“相同的东西”。你跟我能一起游戏,并不都是我在吸引你。当我走神了、当我忘记了、当我中断了,孩子能不能负起沟通、提醒的责任?

当我接话接错了,孩子能不能以一个奇怪的眼神来看我?一旦我们这些互动当中的责任转移到孩子身上,那么他就在一步一步脱离ASD的特征了。

五、主动式学习方案的流程。

主动式学习方案的流程有这几个阶段:

第一个就是教育阶段,武装我们的家长。

再来一个评估的阶段,让我们的家长明确的知道,现阶段到底该做哪些事情。因为你已经经过了教育阶段,所以你已经可以开始和顾问共同讨论以及共同设计对孩子未来的规划。

然后再来就是大师学徒关系阶段。你要跟你的孩子评量大师学徒(关系),同时你也要去感受一下你的顾问怎么样用大师学徒(关系)来引导你的。

下一个是引导式参与关系建立阶段。通常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技巧建立的阶段。引导式参与,我们不知不觉地用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我们的家长把这些不知不觉的“感觉”变成具体的说明和实践。这样你会更清楚地、以及更明确地协助你的孩子。

最后一个阶段:内化阶段。我们希望你能够把这些能力变成你的生活,达到我们一个最高的境界:生活就是引导、生活就是疗育、生活当中就让你的孩子脱离ASD

南京大毛爸爸 手打 2014111  感谢大毛爸爸

注:主动式学习方案ALP介绍专论 视频在这里  罗老师讲 主动式学习方案(ALP)专论

主动式学习方案ALP介绍专论(文字版)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